教育孩子到底应不应该打
教育孩子到底应不应该打,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是父母心中最大的事。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不好的问题,对于很多家长会通过打孩子教育孩子,教育孩子到底应不应该打。
教育孩子到底应不应该打1
其实“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,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,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,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。孩子遭受惩罚时,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,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。”打骂孩子时,虽然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,内心深处未必有所反省,有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逃离家庭,逃离父母的管束......
传统的解释是挨打可以改掉孩子身上的性格弱点,锻炼孩子的意志力,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等等。但是打过之后,孩子并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,有些反而会激发出新问题。所以说打孩子不仅会伤害他们的自尊、还会惧怕父母、更会误导他们错误的解决问题方式,甚至还会引起他们的逆反、仇恨心理等等。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?
一、尽量不要打孩子。
孩子犯错误了,不要急于打孩子。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压制心里的愤怒。可以和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,让他们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。比如:“你这样妈妈很伤心!”“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!”“我不喜欢你这样子!”等。这样子不仅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,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,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。
二、自然方式惩罚孩子。
其实孩子犯错无非就是一些小事。父母无须过多批评,让孩子自己承受错误造成的后果。比如:牛奶打翻了,就不能喝牛奶了。同时让孩子自己来清理撒掉的牛奶;玩具玩坏了,就不能玩了。同时要他保证以后好好保护自己的玩具,否则以后都不给他买新玩具了...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的结果,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,有利于避免他们再犯同类错误。
三、不要情绪化。
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,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,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。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,只会适得其反。孩子的着眼点只会停留在父母的激烈情绪上,他们不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错。所以说非得要打孩子的话,一定要稳定自己的情绪,要让孩子明白,他们是在为自己的错误买单,而不是为父母的坏情绪买单。
四、要让孩子明白被打的原因。
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,要明确告诉孩子,他为什么会挨打,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;打完孩子后,建议哄哄孩子,让他明白,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,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。这也是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的关键。
五、要和孩子讲道理。
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。2岁前的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,缺乏规则意识。打他们的话没有任何警示作用,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。6岁后的孩子应该是懂道理的年龄了,如果他们犯错了,父母应该用讲道理的方式和他们进行沟通,避免给孩子带来心里产生负面影响。
教育孩子到底应不应该打2
管教孩子该不该打?这三种情况,别犹豫必须得打
不尊重长辈的时候
前几天西西的爷爷奶奶去看他了,他打开门不仅没有打招呼,而且对爷爷的热情有些反感。吃饭的时候爷爷的声音有些大,西西大声的说“闭嘴,电视听不见了”,西西的妈妈让他道歉,他不但摇头拒绝而且还说不吃饭了,妈妈给西西拉到房间打了一顿,让他在里面反省。
有的长辈特别溺爱孩子,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不尊重人的习惯,觉得不管做什么都能得到包容,世界观里就没有尊重长辈的意识。这个时候如果口头教育他能听并且改正就好,如果怎么讲道理孩子都不听的时候,就该动手打了。打孩子不是最终的目的,主要是让孩子意识到尊重长辈有多重要。
撒谎还理直气壮的时候
有些孩子为了避免某些不必要的麻烦,选择用谎言掩盖事实,但是被家长抓包的时候还特别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没有撒谎,当多次确认没有结果的时候,家长就不必再讲道理了,直接拉进小黑屋揍一顿就好了。
打完之后就要问孩子为什么要撒谎,如果只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,这时家长就要好好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问题,让孩子不敢承担责任。搞清楚事情的缘由,也打完之后,再告诉孩子以后遇见事情的.时候应该怎么办。
发脾气还打人的时候
发脾气是每个孩子的天性,很少有不发脾气的孩子,但是发脾气还伴随着打人的孩子就应该好好管教了,发脾气只是某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但是有打人的习惯就说明孩子性格里藏有暴力的倾向,如果这个时候多次说教无用的情况就以暴制暴,让他冷静下来。
当孩子冷静下来,情绪得到缓和的时候再给孩子讲道理,孩子就会思考,当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就会知道下一次到底该不该动手了。
教育孩子到底应不应该打3
1、打孩子不能带情绪,因为你有情绪。这时候打孩子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,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,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打他,很容易失手误伤孩子。当你愤怒过后不想打孩子的时候,却是你应该打的时候,因为规矩不能随便改。
2、打孩子前要交流。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,要让孩子知道,不是爸爸妈妈要打你,是规矩要打你,规矩在父母之上。这个过程对父母的要求很高,父母要能控制情绪,言简意赅,但态度要坚决。
3、不能用手或鞋子打,要“专物专用”,需要用杖(也就是古时候所说的家法),这样做有两点点好处:第一给自己时间冷静;第二产生震慑力。
4、孩子犯错误,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,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。因此孩子所犯的错误,父母自己也在犯。所以,依照爱打孩子的原则是,父母也要跟着受罚。比如惩罚孩子之后,父母可以告诉孩子,因为这件事过去强调得少,导致你犯了错,被惩罚,所以爸爸也要自罚不吃晚饭。这样会让孩子体会到爱,而不是恐惧。
5、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况者不能打: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,十分敏感的孩子,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。
6、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。3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,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。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,没有警示作用,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。
7、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,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。6岁后的孩子是懂道理的年龄了。这时,父母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,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。
对孩子的教育问题,虽然我们深谋远虑,但事实上结果却不是我们所理想的。
好的心态能带来好的情绪,假如你的孩子很顽皮,淘气,不听话,请大人们不要急着给孩子“扣帽子”,试着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,多与孩子沟通,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,孩子“不听话”的原因之后再下定论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。
家长们要清楚教育孩子的目的,只有彻底了解教育原理、认真学习、真心付出和自我完善的家长,才有可能教出优秀的子女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