呷哺呷哺转型后利润从下降九成到亏损
呷哺呷哺转型后利润从下降九成到亏损,呷哺呷哺不是创新型企业,“高性价比”是呷哺呷哺早期崛起的利器,但往常不再是杀手锏。呷哺呷哺转型后利润从下降九成到亏损。
呷哺呷哺转型后利润从下降九成到亏损1
“现在呷哺呷哺真贵啊,从之前两个人六七十块钱就能吃饱,到一百多才能吃饱,东西却没多大变化。”这是近几年,从北京到济南工作的刘女士吃呷哺呷哺时经常叨叨的一句话。
呷哺呷哺自从2016年开始从一人一锅到轻正餐转型后,客单价一路水涨船高从从2015年的46.8元涨到2020年的62.3元,价格越来越高,消费者却越来越少,翻台率从7次/天的高光时刻跌到2.3/天。
有人说呷哺呷哺丢了初心,也丢了消费者。
从天天吃到一年吃几次
从北京来济南工作的刘女士曾经常吃的就是呷哺呷哺。据刘女士介绍,自从2014年在北京工作以来,呷哺呷哺几乎就成了她的食堂,中午不知道吃啥,就去公司附近的呷哺呷哺吃一顿。晚上下班后无处可去,也用呷哺呷哺打发一餐。总之,不知道吃啥,刘女士就会吃呷哺。
据说,老北京人一度流传着“有事找民警,吃饭找呷哺”的说法。
然而,时过境迁,当呷哺呷哺开始放弃一人一锅转型轻正餐开始,像刘女士这样的“老粉们”开始抛弃了它。
2016年,呷哺呷哺开始转型,刚好刘女士也从北京到济南工作。在那之后,刘女士发现,呷哺呷哺价格越来越贵,装修倒是也越来越好。而当年在北京的食堂概念,似乎也被打破了。“来济南工作后,我去呷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。一是济南呷哺只集中在一些大的商圈,铺垫密集度没法跟北京比,二是正好呷哺在全国范围转型,放弃了一人一锅,反而没有了吃上班餐的那种氛围和感觉,另外就是涨价,一餐60多元的价格超出了午餐的快餐标准。”
就这样刘女士从几乎天天吃到一年吃不了几次的消费降频。
刘女士并不是孤例。根据呷哺呷哺财报也能发现,巅峰时期呷哺呷哺,部分门店的翻台率一度高达7次/天,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,翻台率降至2.3/天。财报表现也很诚实:2020年呷哺财报,四季度净利润0.02亿,同比下降99.3%,营收54.5亿,同比下降9.5%,2021年上半年,亏损超过4000万。
关店200家,呷哺呷哺怎么了?
2014年,“呷哺呷哺”也成功登陆了港交所,成为了“火锅第一股”!但是上市后,呷哺呷哺的股价却一直不温不火,甚至有点越来越惨淡的意味。单就今年来看,呷哺呷哺从2月11日收盘价创下27.15港元/股的高位后,股价就开始坐上“滑梯”, 5月份收盘报9.44港元/股,总市值为102.46亿港元,三个月市值蒸发近200亿港元。截至1月20日收盘,股价报收5.040港元,市值仅为54.73亿港元。
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启光曾表示,2021年,呷哺呷哺将在全国关闭200家门店。
对比另外一只港股上市的火锅股海底捞,呷哺呷哺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。2018年9月26日,海底捞在港交所挂牌,发行价为17.8港元/股,盘中一度飙升至19.64港元/股,市值摸高1000亿港元。至2021年2月,海底捞股价达到历史新高的80多港元/股,总市值曾一度接近4700亿港元。截至1月20日收盘,海底捞报收18.480港元,市值为1030.08亿港元。
当然,海底捞的日子也不好过。去年11月5日,海底捞发布公告,决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门店。
呷哺呷哺在2021年还遭遇了两次重大的人事调整,对整个股市带来非常大的影响。2021年4月19日,呷哺呷哺公布副品牌凑凑CEO张振纬离职,第三天呷哺呷哺股价跌幅一度超过20%;5月21日,呷哺呷哺发布了更换行政总裁的公告:由于集团若干子品牌的表现未能达致董事会预期,故解任赵怡女士集团行政总裁职务,自5月20日生效。公司CEO赵怡的离开同样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震荡,5月21日当天,呷哺呷哺市值跌了19亿港元。
同时,创始人贺启光重新出山重掌呷哺呷哺。
有人说,贺启光的重新出山从侧面反映出呷哺呷哺这几年转型的失败。
一位消费者就指出:呷哺呷哺这几年,门店装修豪华了,价格上去了,但是实际上消费者购买的.菜品品质的提升并不大,“就是单纯的为涨价而涨价,消费者根本感受不到涨价后带来的服务和菜品的提升。”
而笔者认为,呷哺呷哺放弃一人一锅的模式后,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给丢掉了。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,一人一锅作为呷哺呷哺的首创,推出市场后大受欢迎,说明了其精准定位了上班族的就餐习惯。转型后,反而把最擅长的东西丢掉了,不可谓不可惜啊。
呷哺呷哺降价续命,离职总裁创业围堵
让呷哺呷哺想不到的是,前面有众多竞争对手,后面追兵又赶到了。
从呷哺呷哺副品牌凑凑离职的CEO张振纬在上海创立了谢谢锅。天眼查App信息显示,“谢谢锅”品牌为上海谢谢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所有,执行董事为凑凑火锅创始人张振纬,公司注册资本为1500万美元。上海谢谢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,而张振纬4月刚刚从凑凑火锅离职。
也就是说张振纬4月份离职,5月份就去上海创立了新品牌,可谓无缝衔接。
谢谢锅被认为是新晋网红火锅品牌。而创立不久,谢谢锅抄袭的声音就不绝于耳。有文章写道:火锅+烧烤、鸭血无限续、花胶鸡锅、大红袍奶茶、跳舞营销、菜品名称……在广州最繁华商业地标之一天河城谢谢锅门店里,凑凑、怂火锅等多家知名火锅店的招牌手段,谢谢锅事无巨细都照搬抄袭了过来。
据北京青年报报道,1月18日,网曝新晋网红火锅谢谢锅涉嫌刷单。文章称:近日,有自媒体曝出卧底调查新晋网红火锅谢谢锅发现,当天下午四点半,谢谢锅深圳皇庭广场的门店就开始有“顾客”排队,而等位屏幕却显示排队人数为零。其中还指出,谢谢锅或提前打出大量排号单,让空号累加造成了火爆场面。另外,谢谢锅为了营造“社交属性”,每晚会安排音乐演出,这些演员和亲友团也在店内正常用餐,造成“占位”紧张。
据悉,张振纬目前拿到红杉领投的一笔1.5亿元投资,其愿景是一年开50家门店。不过,有业内人士指出:谢谢锅门店规模较大,又选址一线城市核心商圈,单店投入估计高达500万元,恐难以达到愿景目标,因此谢谢锅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抓紧融资,通过资本手段快速收割市场。
当然,呷哺呷哺这边也没有坐以待毙。11月30日,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表示,集团已确定回归大众消费路线,新菜单将于12月17日在全国千余家门店全面上线。据悉,除了消费者常吃的牛羊肉套餐以外,新菜单还增加了多种单人套餐,价格在50至70元之间。
呷哺呷哺降价续命,离职总裁创业纬度。有网友评价说:火锅界的内卷,堪比一部精彩的商战大片。
呷哺呷哺转型后利润从下降九成到亏损2
梁榛锦绣乾坤消息,梁榛锦绣乾坤报道,阅历了股价暴跌、资本减持、良将出走等系列变故的呷哺呷哺(0520.HK),在开创人贺光启重新掌舵后,终于开端找回初心。
2021年12月22日,呷哺呷哺高性价比菜单上线新闻发布会上,称全国千家门店已正式全面上线全新菜单,其中包含多款高性价比套餐及网红新品。
“高性价比”是呷哺呷哺早期崛起的利器,但往常不再是杀手锏。就在发布会次日,盒马鲜火锅正式开业,“9块9半自助”被业内视为呷哺呷哺的直接竞对,国内大批30元~50元左右的自助小火锅也在抢食呷哺呷哺的市场空间。
前有“良将”张振纬出走创业谢谢锅,被视为湊湊的晋级版;后有海底捞反省开店过快的泣血之言——呷哺呷哺的性价比战略、场景晋级以及大范围扩店,都正在被其他同业所考证,或已证明此路不通,或只能被动成为跟随者。
梁榛锦绣乾坤发现,2021年股价从最高点的27港元,一路下滑到在6港元左近,整整一年,呷哺呷哺的投资者们在用脚投票。2022年行将到来,这家小火锅连锁企业,能凭仗低价战术,重回高光时辰吗?
供给链的机遇
呷哺呷哺不是创新型企业,产品优势并不明显。但作为火锅业的龙头之一,也并非优势全无。不少业内人士以为,完成供给链方面的突围,或能成为呷哺呷哺在主停业务之外的一大打破口。
就如孟先生所言,随着“家庭单元小型化”场景的普遍化,小投入、小而美的火锅品牌正在加速涌现,侧面也印证了这一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。
呷哺呷哺回归初心,下沉市场,主打普通上班族以至小镇青年,走“简、快、高性价比”道路,肯定会博得一局部市场。但生长于非典、困于新冠的呷哺呷哺,理应感遭到疫情常态化下的各种不肯定性。
几名郑州商业的业内人士表示,呷哺呷哺的选址,多集中在客流密集的商业综合体内,虽然客流量大,但与租金本钱成正比,与呷哺呷哺的消费人群定位并不匹配。
“呷哺呷哺有品牌认知,假如放下身段集中开街边店,本钱会有降落,但也存在很多风险。”一名从业者表示,火锅业是高规范化的行业,假如呷哺呷哺应用在“一人一锅”范畴的经历,向单体小火锅店赋能,或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该从业者举例,早年不少店面会悬挂采用双汇肉、五常大米、金龙鱼油等受权招牌的方式,来证明店内食材的平安性。“目前单体小火锅门店与供给商没有议价权,局部区域连锁小火锅品牌也存在产品品类单一等问题。”该从业者从本身需求来说,希望有集约化品牌矩阵的供给商可以关注到长尾部的门店,“呷哺呷哺门店在不少城市规划甚多,假如以门店半径10公里停止配货,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。”
总的来说,曾经在资本和市场上占领了一定话语权的呷哺呷哺,尚有不少突围的机遇。不过,能否厘清当下团队存在的症结、找准本身的品牌认知与外部市场的判别,可能与关注将来开展同样重要。
此次开创人回归,亲身下场,外界猜想:呷哺呷哺打法上不晓得能否有新的打破,能否扳回一局?
呷哺呷哺转型后利润从下降九成到亏损3
创立于1998年的呷哺呷哺,当初是一人食定位,人均消费四十左右,因为价格亲民,麻酱味道独特,食材干净,坪效高,翻台率高,很快就成了市场上的小火锅之王。
路线之争
2020年呷哺财报,四季度净利润0.02亿,同比下降99.3%,营收54.5亿,同比下降9.5%,2021年上半年,亏损超过4000万,翻台率降至2.3/天。
最近,凑凑CEO张镇纬离职,呷哺呷哺CEO赵怡被解雇,宫斗大戏持续了两个多月,今年下半年,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重新掌舵,宣布回归大众消费路线,这个结果,看似回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,重新回归性价比赛道。可是现在的下沉市场环境,跟当年已经是天壤之别了。兜兜转转,晃了一大圈,现在酒醒了,想回去了,可是,你还回得去吗?
品牌定位混乱
港股上市后的呷哺,感觉上有点飘,好像是喝多了,几套组合拳下来,搞得让人有点看不懂。品牌升级,1)摒弃紧凑的一人一锅布局,改成舒服的四人台、多人台,丢掉了高坪效;2)提升了客单价,人均客单由原来的40左右,直接提到60多,丢掉了原来的高性价比,扔掉快餐模式,挑战正餐模式,冲着海底捞的消费人群,醉醺醺的就去了。
不知道是呷哺的创始人品牌上市后,享受生活去了,还是对聘请来的CEO们过于放手,呷哺呷哺的品牌升级策略,实在是让人看不太懂,你做个“凑凑“,定位高端市场,目标瞄准海底捞,这个还能理解,可你呷哺呷哺为啥也越做越高,直接扔掉自己多年拼杀出来的阵地,去找一块模模糊糊、高不高低不低的地方,把自己架起来烤,是觉得我们国内的消费主力,已经达到人均60以上了吗?还是看不起人均40左右的低端人群了?
下沉市场现状
目前的下沉市场,被呷哺让出来的空间,已经被大大小小的新品牌占满了,各大综合体的快餐区域,食客签签等等一众旋转小火锅品牌,如今都做的风生水起,人均30到40之间,用工少、平效高、食材新鲜,深受大众喜爱。巴奴正在孵化推出人均29的桃娘下饭小火锅,吉野家也推出了40左右的自助小火锅,昔日的呷哺一支独秀的局面,早已变成一片红海。
可惜了,呷哺呷哺,本来有机会成为小火锅界的蜜雪冰城,本来可以布局几千上万家店的下沉市场,本来,你只要不嫌弃我们穷,我们也不会嫌弃你LOW的粉丝大军,会把你的财报做的红红火火,可惜你飘了,抛弃了送你进京赶考的糟糠之妻,转投富家千金的怀抱,如今,你被富家女无情的抛弃,这才想起原来的糟糠,想回去了,可你真的还能回得去吗?